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有貓膩追蹤: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承諾給的調查結果成“泡影”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3年04月19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陽報道:此前,本報報道《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有貓膩》,引發廣泛關注。4月9日,一名自稱是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工作人員的陳先生告訴記者,該校涉事執行院長已停職,并傳給記者一份“關于南昌高新區之江的情況匯報”。
令人生疑的是,早在2月22日,記者就已將相關情況反映給了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教育股股長徐學軍,對方承諾會回復關于此事的調查結果,但截至記者發稿前,仍未得到有關部門的書面回應。
目前,記者已將相關情況反映給了南昌市教育局,該局已介入調查。
向教育部門反映藝校收費問題
1個半月未得到回復
今年3月15日,本報報道了《以特訓費之名收上萬分班費?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有貓膩》,該校執行校長劉勇對外宣稱,個人集訓費用加起來達6萬元,且分班費最高收取2.5萬元。據其發給記者的2023年南昌之江藝術學校的招生簡章電子版顯示,2021—2022屆南昌之江藝術學校有狀元5位、榜眼3位、探花5位,還介紹了聯考班、尖刀班、校長班和??济涝喊嗨姆N班級類型。此外,招生簡章上的本科錄取率與劉勇說的并不相同。在招生簡章上,2021—2022屆之江畫室最終錄取率分別為本科院校96.7%、省重點以上91.3%、985大學和211大學87.6%,三大美院錄取比例更是高達46%。
分班費的收取是否合理?且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的通過率是否屬實?早在2月22日,本報記者就已將相關情況通過微信的方式發給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教育股股長徐學軍,對方在微信回復“你反映的問題我們正在核實中,等核實清楚了再回復你。”并表示“我會通知相關執法部門介入。”但截至記者3月15日報道刊發前,仍未得到教育部門的回復。
采訪屢碰壁
“被投訴方”找上記者給回復
3月16日、3月17日,記者接連通過微信電話聯系徐股長,對方顯示無應答。記者多次聯系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辦公室電話,其工作人員表示如需采訪,要提前和高新區管委會宣傳部溝通。隨后,記者聯系了南昌市高新區管委會宣傳科,宣傳科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和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教育股溝通了采訪需求,并記錄了記者的手機號碼,方便后續回復。截至4月4日,記者仍未收到關于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的回復。
在記者采訪過程屢屢碰壁后,4月9日,一名自稱是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工作人員的陳先生撥打了本報記者電話,并表示報道中的執行校長劉勇已經停職,劉勇對記者暗訪時的言論屬于其個人行為。4月12日,陳先生添加了記者微信,并發來一份PDF文件,抬頭為“關于南昌高新區之江的情況匯報”,其中寫明“核查情況”為2023年3月17日教育中心現場核查該機構招生情況公示欄中2022年收費已公示,2023年暫未招收新生,學校內未見2023年招生簡章。據學校工作人員反映,執行校長劉勇已待崗停職。在“處理措施”一欄中,教育中心要求該機構規范辦學,招生前要將最新收費項目公示,做好教職工管理工作。文末印有“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的公章。
南昌市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這份“關于南昌高新區之江的情況匯報”是否屬實?為何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能拿到“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關于此事的情況匯報?
4月14日,記者來到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采訪,其608辦公室教育中心一不愿透露姓名職務的工作人員對此作出回應。該工作人員表示,徐科長在外開會,她不能代表徐科長作出回應。此外,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提供的“關于南昌高新區之江的情況匯報”屬實,關于“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的調查結果,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已向上級部門作了匯報,并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主管部門辦公室等進行調查。如果記者需要這份“情況匯報”的話,也可以通過高新區管委會宣傳科調取。
除此之外,該工作人員表示,南昌之江文化藝術學校取得“關于南昌高新區之江的情況匯報”不是她經手的,所以不清楚具體情況。
關于南昌高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調查流程是否符合規范,記者已將相關情況反映給了南昌市教育局,目前該局已介入調查。
值班編輯:周章云
值班審核:范俊杰
值班編委:朱曉暉